BLOG
創作人專訪vol.3 染色專家‧設計師・MAITO
各位知道以純天然的素材染色的技法「草木染色」嗎?草木染色是以花朵、綠葉、根、莖和木皮等天然的植物做成的植物染料染色的傳統技法。
實際上在距今150年的明治時代傳入化學染料前,日本皆使用草木染色技法。
由於化學染料成本低廉且顏色重現性高,故現今成了染布主流。但是,還是有創作人執著於草木染色技法上,持續挑戰新的染色效果。


「草木染色法可以呈現四季變化。隨著季節,浮現柔和且有深度的顏色。而且依染色的季節期間或染色技法等多樣條件,顯色方式也會隨著變化。例如,今年以櫻花染出的粉紅色,跟明年以同一株櫻花所染出的顏色未必一模一樣。每回都能有新的發現正是其魅力所在。除此之外,以純天然素材染色,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,被認為較不會引起過敏反應。草木染色真的有很多的優點。」

「草木染色法的魅力在於能展現自然的顏色的同時,也存在著容易褪色的課題。但我想要製作的是日常生活可以使用的時尚單品。因此,為了提高顏色的定著度,我從最終成品、編織成品、布、線,甚至是回到最初棉花的狀態來染色,如此一來,不但不容易褪色,更能展現顏色的深度。從原棉的階段就以草木染色的,這世上大概就只有我們了吧!」




MAITO先生出生於京都丹後縐綢產地的家族,並由福岡縣朝倉市的秋月地區經營染坊的父親養育成人,自出生起即繼承編織‧染物的家族DNA。

「我從小就在經營染坊的父親身邊幫忙。天氣好的時候會以從深山中採到的草或花染布。
在考慮未來就業方向時,覺得果然還是喜歡觸摸素材。
由於從小就親身體驗以創作維生的生活,想必那樣的想法也是染上身了吧。
為了好好學習工藝技術和設計,選擇就讀東京藝術大學美術系的工藝科。工藝中的陶藝和金屬等,也略有涉獵,但果然還是覺得紡織有趣。便專攻染織,做了『自己還是做紡織』的覺悟時大概是22歲的時候吧。」
「日本的紡織文化,是以『染色』、『編織』為中心。日本自古即是和服文化,故欠缺歐洲的編織文化,畢竟沒有綿羊,因此也沒有毛衣或羊毛文化。
因此自己專攻的領域中一直將毛衣排除在外。偶然之間,在電視上看到一體成形的無縫製毛衣的介紹,靈光一現『啊!毛衣!』心想『只要有這台機器,我染出的線就可以做成毛衣,說不定會很有趣!』」

「雖然馬上購入該機器,但是因為難以操作,為了上手耗時將近一年。那一年之間,有時還睡在機器旁邊一邊學習,漸漸地學會製作各式各樣的洋裝。想到草木染色的毛衣,說不定是世界首見,就難以壓抑興奮的心情!」
MAITO先生獨特的地方在於,目前為『兼具職人技術的設計師』,以設計師的身份思考該如何將想法製作成作品,接著再與全日本的職人師傅們一同合作製作出作品。

「染坊無法只靠染色就能成品。縫製編織等作業程序也是必要的。自己一邊分神製作也無法勝過該領域的專家,染色如果被忽略也是不行的!
總之就是不想要作出半吊子的產品。現在我負責染色、規劃、設計,再與全國各地的師傅們討論,並一起製作出作品。
例如MAITO的絲巾是使用兵庫縣西脇地區的播州織的紡織機、帆布的托特包或化妝包則是岡山倉敷、圍巾是和日本首要的機具都市群馬縣桐生地區的師傅合作。」
「從以前就常聽到鄉村的師傅們在說『後繼無人,有沒有人想學的?』。過去曾有很辛苦的時光,例如訂單被中國搶去後被市場淘汰,關門大吉,或是現在的兒孫輩不願意學傳統技藝之類的。
但是現在不一樣,年輕人當中對於傳統製造業感興趣的人變多了。我的手作坊也常有想要學習染物的年輕人來訪。話雖如此,鄉下地區的師傅們也很少有個人網站,就算有,也欠缺可收學徒的場所空間及經費。因此如果我可以當聯繫的橋梁,就有機會解決困境。
如果不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來創造出新的東西是不行的。雖然我們能盡的僅僅是微薄之力,但是將來如果有更厲害的人共襄盛舉,一起守護傳統的產業就好了。」
